您好,欢迎来到莲藕交易所!

您所在的位置:首页 >> 资讯中心 >> 农科经济 >> 信阳水害变水利 莲藕助农脱贫

信阳水害变水利 莲藕助农脱贫

来源:中国杨凌农交所时间:2016/10/21 9:44:11打印收藏

原标题:信阳:水害变水利莲藕助脱贫

姬公村位于固始县郭陆滩镇的西大岗,小沙河穿村而过,属于九岗十八洼的丘陵地区,下辖15个村民组505户2420人,面积3462亩。全村长期种植水稻、油菜等农作物,产业结构单一,贫困人口占全村总人口的四分之一。

2014年夏天,一场灾难性的大雨又一次袭击了姬公村,所有良田被雨水浸泡,全村65%的农田收,农民一年的辛苦再次打了水漂,无奈之下的群众只好外出务工。

村头的一场场别离,严重刺痛了村“两委”干部的心,村“两委”意识到,排涝解决不了根本问题,县扶贫办建议姬公村结合自身水土优势发展莲藕产业,把内涝利用起来,变水害为水利。这给村“两委”指明了方向,村“两委”前往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和武汉市水生蔬菜研究所向专家求教,经专家实地考察后,认为该村地处江淮之间,气候适宜,同时该村水源丰富,土壤富含有机质,pH酸碱居中,十分适合发展莲藕种植业。

村“两委”研究决定,在村里低洼的100亩田地里试种了四五个品种的莲藕,当年就见到了成效。由于低洼地的粮食产量很低,种植粮食作物一亩地只能收入几百元,而一亩莲藕却能纯收入近3000元,村民们看到了实实在在的效益,村民张玉华当即决定将自家的田地改种莲藕。看到“试验田”种植的莲藕喜获丰收,村“两委”决定扩大种植规模。

村支书郑长刚有更长远的打算。他认为,村民不懂得科学种植,县内也没有专家,一旦莲藕种植遇到病害,将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,两三万斤藕容易销售,一旦全村都种了,将来的销路也是问题。2015年,村“两委”找到了本村的外出创业的成功人士汪本具,成立朕阳生态种植专业合作社。

合作社充分尊重村“两委”的意见,重点帮扶贫困户。合作社以每亩500元的价格流转土地,在项目实施后第二年,依据合同,合作社提供滚动资金,为该村107户贫困户统一供应种子、肥料、加工和收购,贫困户自己种植的莲藕,合作社以每公斤4元的价格回收。贫困户也可以土地等形式入股,获得分红。合作社每年从净收益中提取20万元公积金,用于第二年对贫困户的帮扶资金。

今年,合作社投资230万元建设农产品深加工生产线以实现今年600万斤莲藕的资源大利用,该村群众周祖预计今年入社的107户贫困户每户可分红2000元,为他们尽快脱贫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


相关资讯

发表评论

已有0条评论,共279人参与,点击查看>>
评论内容:
验 证 码: 验证码 输入图片中字符,不区分大小写

热点资讯

  1. 肥东一加工点酸水浸泡“美白”莲藕
  2. 文溪花奇莲莲藕喜获丰收
  3. 保康莲藕丰收 预计每亩地可产2500公斤
  4. 龙凤镇引进城市资本发展莲藕产业
  5. 杜进宝:大学生返乡种藕种出一片新天地
  6. 浦南镇浅水藕丰收上市 每亩纯收入3000多元
  7. 高俊青:荷塘成了聚宝盆
  8. 王头生:种荷花映红致富路
  9. 塘坊镇“生态莲藕”产值可达160万元
  10. 嘉鱼县陆溪镇莲藕基地再添500亩

精彩推荐

CopyRight © 中国杨凌农交所,All Rights Reserved